【腸胃問題】本港炎症性腸病新症10年增30倍 中大研究指食物添加劑為致病原因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21/01/28 14:10

最後更新: 2021/01/28 14:30

分享:

分享:

中大一項研究發現,攝取乳化劑、代糖、食用色素等食物添加劑,可誘發炎症性腸病。(陳靜儀攝)

炎症性腸病是目前無法完全根治的疾病,目前全港約有7,000名炎症性腸病患者。中大一項研究發現,攝取乳化劑、代糖、食用色素等食物添加劑,會促腸道惡菌增多,同時抑制益菌生長,破壞腸道菌群平衡,誘發炎症性腸病,令免疫系統異常,隨時變成癌症,建議市民根據食安中心指引進食限量的添加劑。

炎症性腸病一般分為克隆氏症和潰瘍性結腸炎,當中以克隆氏症較多人感染。患者常見於年幼或青少年時期發病,引致消化道發炎及潰爛,症狀包括腹瀉、腹痛、大便帶血和黏液,症狀會伴隨一生,患者需要長期服藥,嚴重者更需要接受腸道手術。

中大醫學院研究人員於2017年開展一項名為「ENIGMA研究」的項目,在已知患者腸道的益菌數量和多樣性較少的情況底下,研究團隊發現腸道微生態失衡是引發炎症性腸病的重要因素之一,克隆氏症患者年幼時較一般人更常進食過量加工食品,或因此引致患病,患者如近期攝入較多的食物添加劑,亦有機會導致腸道微生態失衡,引致腸道持續發炎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3
+2

中大醫學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黃秀娟表示,全球炎症性腸病的發病率急劇增加,香港的情況更令人憂慮。根據2010年的數據,本港新增病例比2000年增加30倍,相信未來新症會不斷增加。

她又指,除食物添加劑外,同時發現了一種與克隆氏症有密切關連的奇異變形桿菌,這種細菌可引致患者腸道微生態失衡,侵害患者腸道,並出現免疫異常,引起腸道發炎。她預期上述發現可為調整腸道菌群作預防和治療克隆氏症帶來啟示。

她呼籲市民不要忽視腸道健康,輕看腹瀉、腹痛、大便帶血等徵狀,延誤求醫隨時有機會患上慢性病克隆氏症:

很多時候市民以為自己只是患腸胃炎便不求醫,往往到發現時已變為慢性病,需要長期服藥,部分患者更需要接受手術。

她指出,普通的腸胃炎一般一至兩周已痊癒,若二至三星期仍有肚瀉、大便出血等病徵,便有機會患上克隆氏症。她補充,在黃金治療期6個月內發現並接受診治,有7成病人的病情都會好轉。

中大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助理教授麥詠欣表示,研究結果將透過「GIVES-21」項目,與加拿大卡爾加里大學及29個新興工業國家分享,項目目的透過建立流行病學數據庫,了解21世紀全球各地炎症性腸病流行病學的最新情況,以找出其致病的環境風險因素。

同場加映,《TOPick診症室》由專家拆解發展遲緩問題,即睇最新一集:

TOPick登陸MeWe啦:https://mewe.com/p/topick

實時追蹤香港新冠肺炎確診者住所/出現地點,立即下載經濟日報App:https://bit.ly/2JdOaiS

記者:陳麗娜